计划经济

改革开放:传承历史根基的战略抉择,而非对建国初28年的否定

在互联网舆论场中,总有部分自诩“理性客观”的声音,打着“拥护改革开放”的旗号,对新中国成立初期28年(1949-1977年)的建设历程进行片面抹黑与恶意解构。他们无视历史背景,将这一时期渲染为“经济崩溃、民生凋敝”的“黑暗阶段”,甚至歪曲改革开放的性质,将其曲

历史 战略 改革 历史虚无主义 计划经济 2025-11-14 21:26  2

董小华:驳斥一个荒谬的论调

“资本家剥削论是个伪命题,用事实说话;六七十年代大集体,当时没有资本家地主富农剥削,企业全部是国企,农村土地是集体的,每天起早贪黑,最高是十二个工分,富裕的地方一分值1角钱,大部分家庭还倒欠生产队里,进国企每个月三十元左右,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。请问,剩余价值是

剩余价值 计划经济 剩余价值理论 董小华 公共积累 2025-11-12 19:20  2

宋圭武:制度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问题

制度作为一种产品,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问题。关键是人性具有机会主义倾向,这会不断蚕食制度的约束效应,从而使制度的边际收益递减。也就是说,一项新制度刚执行的时候,可能还具有较大约束效应,但越往后,制度的约束效应越差。比如,中国的反腐败制度,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

边际收益 systems cycle thirty 计划经济 2025-11-01 08:35  3

不知为何,近来网络上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想倾向越演越烈!

在当今网络中,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想倾向正悄然滋生且愈发明显。一些大牌经济学者,将贬低计划经济当作一种炫耀资本,有人直言计划经济是 “无知” 的产物,也有人将其称为遥不可及的 “乌托邦” ,更有甚者以计划经济的 “掘墓者” 自居,沾沾自喜 。这些观点通过各

网络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 宝成铁路 2025-10-28 22:35  3

一收就死、一死就放、一放就乱、一乱就收!计划体制的困境怎么破

新中国成立初期,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,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,但此时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,政治趋于稳定,经济秩序恢复正常,社会秩序较为安定,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,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1953

国民经济 工业总产值 统配 计划经济 基本建设投资 2025-09-28 07:37  4

从前苏联的崩塌解体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思想殖民

长期以来,国内互联网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,前苏联之所以解体,是因为美西方文化的渗透。许多人认为,冷战期间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利用广播、电影、书籍等文化载体,有目的地向苏联知识界和民众灌输西方的政治制度、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:美国之音、自由欧洲电台等广播机构,全天

美国 苏联 共产国际 计划经济 美国共产党 2025-09-20 11:20  8

深析:为何至今我国还有不少人怀念和留恋“计划经济时代”?

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余年,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总量的飞跃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,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41314元,较计划经济时期有了质的突破。但社会中仍不乏对计划经济时代的怀念之声,这种情感并非简单的历史倒退,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产物。深入剖析其背

内卷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平均主义 计划经济时代 2025-09-19 04:35  5

《退休书》火了,不只是鸡汤,更是“人生下半场说明书

最近,一篇叫《退休书》的文章突然刷屏朋友圈。它没有华丽辞藻,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,却像一碗温热的粥,慢慢暖到了无数人的心窝。文章从退休后的幸福、困扰、觉醒、行动到处世原则,把退休生活拆解得明明白白。有人说它是“老年版的《活着》”,也有人说它是“中年人提前预习的

人生 鸡汤 卡车 计划经济 猛地踩刹车 2025-09-15 02:27  5

张维迎:为什么专家的预测经常错得离谱?

人口本来是相对容易预测的领域,因为人口统计学很成熟,人口统计数据也充分,但专家的预测也错得离谱。2015年前在讨论是否放开二胎时,一些知名人口专家和权威人士预测,放开二胎后,中国总和生育率将迅速提升至2,甚至2.4以上。但政策放开后,实际总和生育率一路下降,从

预测 张维迎 米莱 计划经济 马尔萨斯 2025-09-13 21:01  4